羅湖城市內澇治理的解決措施發表時間:2023-03-11 11:00 城市內澇是指由于強降雨或持續降雨,雨水滯留在城市范圍內,使城市出現積水,交通和建筑等受到影響的現象。近年來,全國各地頻發暴雨城市內澇災害,不僅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也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內澇災害已成為制約社會發展和影響人民生活的一個突出問題。從本質上說,內澇是由于排水系統不能及時排出城市地區過量積水而形成的一種災害。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每年有約4000人死于洪澇災害和內澇,僅北京地區每年因洪澇災害導致死亡的人數就高達1500人,經濟損失高達100億元以上。 如何正確認識內澇災害?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理城市內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城市內澇產生的原因 1、城市化建設帶來的問題 首先是城市人口密度過大,造成了排水不暢。城區內人口密度過大,排水設施能力有限,無法滿足雨水排泄需求,造成城區內澇。其次是城市排水系統建設滯后,管網建設標準較低、設計重現期偏低、配套設施不完善、運行管理維護不到位等,使得排水系統的能力無法滿足城市發展需要。再次是城市河流水系被破壞和堵塞,雨水在城區內匯聚較快,造成城區積水嚴重。 2、自然因素對城市內澇的影響 (1)地形地貌影響 地形地貌對降雨有重要的影響。由于地形地貌的不同,使城市周圍地區成為天然的蓄水池,如華北平原多為“鍋底形”和“漏斗形”地形,因此暴雨時易于形成內澇;而山地則往往為“楔形”和“U型”地形,雨水不易積聚于低洼處而流走。 (2)大氣環境影響 大氣環境對降雨和內澇有一定的影響。夏季多雨是由于大氣濕度較大,降雨后會在近地層凝結出大量的水汽和凝結核而形成降雨。雨前大氣相對濕度大,地面水分向空中散失快,使近地層水汽增多;空氣中水汽含量較高時便易形成對流性降水。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阻擋以及地面硬化程度高、滲透作用小等因素的影響,大氣環境對雨水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據相關研究表明:當大氣環境相對濕度在30%以下時,雨水將逐漸增多;而當高于70%時會明顯減少。 為了防止城市內澇的發生,可以通過地埋式水位監測儀的解決措施進行預警處理。城市積水監測解決方案為加強城市排水基礎建設,保障城市建設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解決系統集水位流量監測、預報、內澇風險預警、解決等功能于一體,為城市防汛提供堅實的技術保證。LORa網關控制器是一款專門針對物聯網通訊及應用而設計的產品,是一款可靠性高、低功耗、低成本、可擴展性強的實用型產品。LORa網關控制器通過采集節點數據,以達到智能監控、管理的功能。 系統特點:應用場景范圍廣 實時監測道路低洼處、下穿式立交橋和隧道的積水,并通過4G網絡遠程傳送至城市內澇監測預警系統。
多類型傳感采集 城市積水監測解決系統集雨量采集、圖像采集、水位采集等功能于一體,通過系統預報分析,及時把預警信息發布到顯示屏及后臺。
多元化預警發布 發布預警采用廣播、L E D電子屏、預警燈、短信等多種廣大群眾所熟悉的方式報警。及時避免人員、車輛誤入深水路段造成重大人身傷害與經濟損失。 一體化安裝 城市內澇(積水)監測站由雨量、圖像、水位預警產品單元組成的一體化采集站,安裝簡單、操作方便。
歡迎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