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保護與飲用水安全發表時間:2022-08-23 10:59 近年來,水源污染事故頻發,長江、珠江流域出現了多起水質事故,對沿江城市的供水造成影響,同時也暴露了水源保護、飲用水應急處理技術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不足,為此,如何建立安全、有效的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已成為供水行業的當務之急。本文通過對調水工程、水量、水質進行分析,提出水源保護與飲用水安全的思路。 據 2014 年 3 月中旬環保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有2.5億居民的住宅區靠近重點排污企業和交通干道,2.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管網二次污染、水源地污染的情況非常嚴重,讓人觸目驚心。據監察部的統計顯示,近 10 年來我國水污染事件高發,水污染事故近幾年每年都在 1700 起以上。全國城鎮中,飲用水源地水質不安全涉及的人口 1.4 億人。2012 年上半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為輕度污染。一類二類三類水質斷面比例為 51.5%,劣五類水質斷面的比例為 15.5%。七大水系中,除長江和珠江水質相對好些,淮河為輕度污染,黃河、松花江和遼河為中度污染,海河為重度污染湖泊的水質更不樂觀,只有洱海和鄱陽湖滿足三類水質標準,白洋淀和滇池是劣五類水,巢湖和洪澤湖是五類水。各地面對污染采取的辦法為跨流域調水,跨流域跨地域調水工程越來越多。海河、黃河、遼河在調水,長三角、珠三角也在調水?接下來還有那些城市?即便是出廠達標的自來水,也無法保證家中的水龍頭流出的飲用水是潔凈安全的。我們應以系統的眼光考慮水質管理問題,建立起從源頭到用戶水龍頭的水質保障管理體系,確保供水安全。 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大多數省份實施了跨流域、跨地域調水工程,短短幾十年間成為全球調水第一國,使得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北方的海河、黃河、遼河流域調水已是常態,海河水調光,就調黃河;黃河水調沒了,就調長江。多方調水之下,黃河早已不堪重負,發生斷流,所以,黃河是最早實施流域調度的,目前入海水量也不及上世紀 50 年代的一半,使得渤海海水的氮磷比嚴重失調。海河流域眾多河流斷流、污染嚴重,而南水北調工程的水還未進京前已引發了一系列連環調水。 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工程主要解決中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淮、海流域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規劃區人口 4.38 億人。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最終調水規模 448 億立方米,其中東線 148 億立方米,中線 130 億立方米,西線 170 億立方米,建設時間約需 40-50 年。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已于 2013 年供水,中線也在 2014 年向北京供水。 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存在的問題 1、不經濟 有專家指出“引水距離超過 40 公里就會勞民傷財、得不償失”。據國家和各地南水北調網站信息,截至 5 月初,5 個月時間,河南、北京和天津目前的實際用水量只有各地規劃年度用水量的不到十分之一、六分之一和九分之一,而 2014 至 2015 年度河北的實際用水量可能只有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左右。用水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水價高。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引江濟漢工程 2、破壞生態環境 對于水資源缺水的城市,調水工程確能緩解水危機。調水是人工改變水資源時空分配的活動,對生態環境將產生復雜而深遠的影響,會帶來水質惡化、咸水入侵、生物物種發生變化、疾病傳播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從全球的角度看,美國加州調水工程使加州 95%的濕地消失,水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依存于濕地的候鳥和水鳥由 6000 萬只減少到 300 萬只,鮑魚減少了 80%。芝加哥密執安湖引水工程是近代最早和最有爭議的調水工程之一。1948 年芝加哥受到流行性傷寒的侵襲,后經查明,原因是密執安湖的供水管道進口遭到了污染。前蘇聯“北水南調”工程也引起斯維爾河徑流量減少,使拉多加湖無機鹽總量、礦化度、生物性堆積物增加,水質惡化。 3、水質無法保障 跨流域調水經過的區域大,屬于不同的行政區域,同時人口眾多,管理困難,如果按照規定全部化為水資源保護區是不實際的,因此,水質難于保障。 4、加劇水危機 現在貧水的地區還是貧水,北京、天津、深圳等地調過去那么多水,但始終不夠喝,還在喊渴;富水的地區也變貧水,長三角、珠三角都缺水,都忙著投巨資,建大型調水工程,而云南、貴州、廣西等水源地則連年干旱,土地干涸。我們的治水思路出問題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不能只顧少數地區或小集團利益,而罔顧廣大民眾的福祉,跨流域跨地域調水,破壞了水的自然循環,加劇了水危機,我們現在以及下一代必然接受大自然的懲罰。對此,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正英,這位前水利部部長,對引水工程一直投反對票。她認為:“引水要先治污,解決飲用水問題首先考慮的是整治好錢塘江”。清華大學劉文君更是堅決反對調水工程,“水源污染了,我就去找新的水源,去調水,似乎是個非常便捷的方式,又能解決水源,又能拉動 GDP,但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他又說:“現在調水已經變成很多決策部門的主要選擇,這是不合理的。調水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偶爾為之,但絕不能變成一個常態,”,“找到一個新的水源地是很困難的,找到一個好水源,就去調水用水,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尋找水源的目的是保護水源,而不是去使用、破壞它?!?/span> 自來水如果水源污染嚴重,開水中仍然存在許多有害物質。根據美國環保總署 2005年發布的水質調查報告,供水系統中有機污染物 2110 種,飲用水中含 765 種,其中 190 種對人體有害,20 種為確認的致癌物,23 種為可疑致癌物,18 種為促癌物,56 種為致突變物。 在環境和水源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自來水雜質多,燒開水去除不了有害物質,桶裝水不可靠,飲水機會二次污染,直飲水管網不一定衛生,就連以某高端著稱的進口礦泉水也被曝光菌落超標,到底我們到底應該喝怎樣的水? 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水質監測保障體系 聯合肇慶、佛山、廣州、江門、中山等十家沿江水公司成立了西江水網,大家共享水質監測數據,分析水源水質變化趨勢,建立流域突發污染事件應急預警機制,定期進行技術交流,使我們在每次突發污染物到來之前都有時間做好相應準備工作。 建立政府監督、企業自檢的水質監測管理體系 由于城市是多水源系統,當突發水質污染事件發生時,供水企業首先是切換水源,然后才是考慮在取水口或水廠處理,并實行以泵站、水廠班組和管網所(含二次供水)為一級檢驗,區域分公司化驗室為二級檢驗,城市水務水質監測中心(國家站)為三級檢驗的三級檢驗制度,他們每周會對內部相關管理部門發布不合格檢測樣本,對其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并進行相應考核,這是企業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行業主管部門海洋農業和水務局所屬的水質監測中心、衛生部門所屬的疾控中心和環保部門會分別在泵站、水廠、管網和用戶點取樣檢測,并定期公布結果。 上一篇漫談智慧水務的發展與實踐
下一篇智慧水務一體化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