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總體設計與水利網信補短板行動方案發表時間:2020-07-01 09:50 智慧水利總體設計與水利網信補短板行動方案 智慧水利總體設計 水利網信補短板行動方案 需求分析 近年來的水利信息化建設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但水利行業總體上還處于智慧水利建設的起步階段,在透徹感知、基礎設施、智能應用等6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在水利“三定”方案調整的背景下,亟需進行水利業務需求分析與智慧水利頂層設計規劃。 1.監測感知不全面 約50%中小河流沒有水文監測,90%以上小型水庫和幾乎所有堤防沒有安全監測,流量、泥沙以及河長巡河、水政執法、工程巡護仍以傳統人工監測為主。 2.信息基礎設施不先進 13%的縣級水利部門、95%以上水利工程沒有接入水利網,甚至低于貧困村97%的寬帶網 絡覆蓋率,6M的水利業務骨干網帶寬遠低于全 國固網寬帶用戶的114M。 3.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夠 約65%水文監測數據尚未數字化,90%以上水利工程檔案沒有竣工圖紙或沒有數字化。 4.應用覆蓋面和智能化應用水平不高 除水情預報應用了水利模型,其余大量信息系統功能以填報傳輸、匯總統計、查詢展示為主,教育已經實現了全國一個號、遠程授課、網上閱卷。 5.網絡安全防護能力不足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建設仍有欠缺,全國省級以上水利部門的1000余個應用系統中僅280個通過等級保護測評;信息系統尤其是工控系統安全防護體系不健全。 6.保障體系建設不夠健全 思想認識不到位,守舊思想較為普遍,不能充分認識 水利業務需求 水利業務需求分析將洪水、干旱、水利工程安全運行、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開發利用、城鄉供水、節水、江河湖泊、水土流失和水利監督等10類業務分解為37項具體的水利業務工作、45項業務功能,169項功能模塊,19類基礎應用支撐、81類專業應用支撐等,12類基礎數據、30類監測數據、10類業務管理數據,理清現有業務和信息系統存在主要問題34個,優化了干旱、江河湖泊、水利監督等業務流程,針對性提出45項具體業務需求,38項性能安全需求。 統籌框架 在十個業務縱向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按照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原則,從采集感知、數據資源、應用支撐、業務應用等方面進行橫向整合,形成水利業務總體需求。 天空地一體化水利綜合感知 應用支撐 對十大業務提出的應用支撐需求,按照基礎應用支撐、專業應用支撐進行整合,形成 共用和復用的應用支撐,為水利大腦建設奠定基礎。 業務應用體系 對十大業務提出的功能需求,結合已有信息系統現狀,整合為水災害、水工程、水資源 、水生態水環境、水監督、水政務等6大重點應用。 結合水利十大業務,統籌提出安全、兼容、快捷、適用、擴展、可靠、易操作等個方面的性能需求。 智慧水利總體設計 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強化信 息技術與水利業務深度融合,深化業務流程優化和業務模式創新,加快推動智慧水利,促 進水利網信提檔升級,為國家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與強力驅動。 構建平覆蓋全國江河水系、水利工程設施體系、水利管理運行體系的采集和網絡基礎大 建立水利部、流域管理機構和省三級物理分布、邏輯統一、服務于各層級、各專業的 建立涵水、蓋節洪水、干旱、水利工程安全運行、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開發利用、城鄉供建立涵水、蓋節洪水、干旱、水利工程安全運行、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開發利用 建立多層級、一體化、主動感知、智能防御的網絡大安全。 水利網信補短板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按照“安全、實用”總要求,根據水利業務需求分析和智慧水利總體方案,以三年見實效、水平明顯提升為目標,以網絡安全、透徹感知、全面互聯、整合共享、智能應用為重點,加快補齊水利水利網信短板,提升支撐強監管能力,以水利信息化驅動水利改革發展。 水利網信補短板 聚焦短板、支撐監管。以水利“9+1”業務提出的需求為基礎,聚焦安全、感知、網絡等明 顯短板,圍繞江河湖泊、水資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資金、政務等重點監管領域發力。 需求迫切、條件具備。根據業務部門提出的迫切需求,結合智慧水利總體方案提出的近三年 目標,堅持急用先建、切實可行,重點推進具有一定基礎的業務網信建設。 統籌謀劃、安全實用。做好與智慧水利和近期目標的銜接,充分利用已有基礎,統籌已建系 統和在建項目,謀劃近三年主要行動和任務。建設安全、實用、好用、管用的信息系統。 上下貫通、共享協同。在設計、實施和運行全過程實現各層級的上下貫通和同層級的左右呼 應,統一標準、統一基礎數據、統一底圖、統一身份認證,同層級數據無條件共享。 創新引領、融合發展。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 工智能等新技術與水利業務的深度融合,加快水利業務創新和流程優化,推進網信跨越發展 展。 (三)行動目標 到2021年,按照建設“安全、實用”網信系統的總要求,針對差距大、風險高的重點薄弱環節,加快補齊信息化明顯短板,快速提升強監管支撐能力,基本建成水利系統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初步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感知網,基本實現網絡全面互聯、數據融合共享、數據深度挖掘分析和關鍵業務智能應用,力爭三年時間取得明顯成效。 支撐強監管:開展水旱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工程、水監督、水政務等六項支撐強監管行動,全面提升水利業務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和行業監管能力。 網絡安全防護提升行動 任務1:水利網絡安全態勢感知 任務2:水利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升級改造 1、水利部以及50%以上省級水利部門建成網絡安全威脅感知系統 2、重點區域、重要信息系統網絡安全威脅發現、處置能力明確提升 3、水利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全部達標 上一篇LoRa智慧水務解決方案
|